2000年,韩寒凭借《三重门》这部长篇小说进入世人的视野,从此便不可收拾。越来越多的名词出现在他的身上,少年成名的他,在他的作品里总是涌动着那种文青劲。 作为一个在韩寒痛斥的那个应试教育这片阴霾的天空下苟延残喘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阅读他的作品是总能感到一种共鸣。按照韩寒写作的顺序,我从《三重门》开始读起,这部字如蚁群的长篇小说让我难以忘记的只有那一句话:“教科书就是过了九月份便可以卖钱的书,而那些闲书、野书往往是能让我们受益终身的书。”文中已主人公林雨翔与我同龄,韩寒已这样一个处于人生的花季的视角来阐述这个年纪所特有的思想、那种虚荣的心理、甚至是那种委屈都十分真实。想想我自己,曾经的理想抱负都在学校的条条框框下削弱的无影无踪,最后低着头,叹着气对这个制度投降,虽然小说里大部分都是负面的,但或许是数学中的“负负得正”,看完后我又恢复了斗志,与这个制度共存,学会服从,并有所成就。
我读的第二部韩寒作品是散文集《零下一度》,《三重门》中有韩寒真实的影子,《零下一度》中便是映射出的像。字里行间中都透露出那种青少年所拥有的方刚志气,我最钟爱的那篇散文《足球啊足球》,读这篇散文时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夕阳照耀在学校的篮球场上,有一群踢球的少年。
读了韩寒的作品后,对学校的许多鲜香便有了一种不满。校园里应该是充满书香的地方,而学校的图书馆却总是关门谢客,若不是门口那“图书馆”三个大字仍然健在,我或许会以为那是一间放满了书的会议室。
既然不愿妥协那就另求妙方,自己带书。一天九节课,课间十分钟。当我东躲西藏避开老师的眼睛松了一口气放心阅读时有敲响了上课铃。读书就像头数,不是什么见得了光的事情。然而说道前文对“教科书'的解释,在我的生活中便处处是例子,就有一些绝世名著降级为闲书,而那本闲书便是我国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骆驼祥子》。
仍然记得政治课上那存在于理想世界的道理:“初中生不应只是学习,要关心国家大事。”为什么说只存在于理想?因为占用了我关心国家大事的学科就是政治,我在毫无理由的矛盾中长大。
什么是自信的教育?在我的脑海里应该是敢于直视自己身上弊病的教育。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如同一个人生了病,害怕让别人都知道就干脆瞒天过海。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教育变得自信了,我相信里面会有韩寒的文字,我相信的,这一天一定会存在的。
回归到主体上,韩寒是哪路小混混?韩寒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反对现行教育的小混混。——语自《三重门》
希望有一天,我的这篇算不上文章的东西能够对着应试教育再打上一炮。